他都不知道该不该收,因为当?家的当?时没在这事还不知道。可有了这钱,他家就不用再担心盖不起房的事了。
他原先夜夜睡不安生,就是怕明年也?盖不上房,那这一家子分两处过,菜园还离得?那么远,田也?远,两个还没出生的小家伙他顾上这个就顾不上那个,可真真要愁死。
现下好了,只要过了这个冬天就能盖上新房了。大不了就算是先借着的,往后攒下钱了慢慢还也?行。总归有了这十两银,心里就有了底。
要是努努力?,兴许还能盖个大些的房子。
所有人都觉着这日子过得?有盼头,干活更起劲。但都知道做不好便不能卖,所以?做什么也?都格外用心。
却说于庆隆回了书?房,跟方?戍一起,一个看书?,一个画图。
于庆隆画着画着不禁又开始出神,脚无意识地?在桌下勾着方?戍的小腿,一下下的,也?没个老实?气?。
方?戍被他弄得?摸不着头脑。明明脚是勾着他,魂却不知飞去了哪。
他不得?不抓过夫郎的脚放在自己?腿上,感觉脚下发凉,问?道:“是不是冷了?”
于庆隆说:“还好。”
家里虽然大,但是随着天气?变化,柴烧得?也?变多了,所以?谈不上特别冷。但也?不会很暖和,毕竟是地?房,接着地?气?呢,加上还没入冬,不知道冬天冷到什么程度,所以?柴也?要计算着烧,不能一次烧太?多。
眼下顶多能维持个穿得?厚点就不那么冷的程度吧。
可就是维持这个程度,他每天看到那个柴消耗下去的速度也?感到十分吃惊。还好家里地?多,豆杆子和稻草都能烧,不然光指着山里打的柴过冬那可真要了命。
路有冻死骨真的不是在说笑,在这个时代的北方?冬季,只怕是时有发生。
他这次帮了李正,那其?他乡亲呢?
方?戍捏捏于庆隆的脚踝,放下之后去拿了一条自己?的棉衣过来把于庆隆的脚包住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样画。”
于庆隆往桌底下瞅瞅,包得?土土的,像个大棉球,但脚确实?变得?不冷了。而脚一暖和,身上便也?感觉暖和不少。
棉花确实?是个好东西,可它一斤就要五六十文?。好的甚至要七八十文?一斤。
于庆隆看着方?戍,正准备问?点什么,这时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壮壮的声音:“叔叔!”
这小家伙长得?高?大,在外面敲门声不轻。
方?戍去开门:“怎么了壮壮?”
壮壮说:“里长爷爷让我过来找你,说收税的差爷来了。他眼睛看不大清楚,让你过去帮忙记些东西。”
村子里的人大多不识字,方?戍显然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活,闻言痛快应道:“你去跟里长爷爷说我马上过去。是在谷场吗?”
壮壮说是。于庆隆便也?穿鞋起身:“我跟你一起去吧,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隆哥儿!你算数可好?[求你了]
庆隆:好啊,咋了[墨镜]
方戍:我背东西快,算数却慢了些[笑哭]
庆隆:没事,看我的[抱抱]
方戍:好嘞!那今天由我来跟姨姨们要饭。求姨姨们助力一头奶牛给我家小戍儿小鱼儿,谢谢姨姨们——我手里这是盆不是碗[空碗][空碗][空碗][让我康康]
第73章
打谷场离得不远, 就在村南边的一块空地上。
每年到了九月下旬,这里就分外热闹。一年的希望都短暂地寄托在这一方天地,直到稻谷打完之后?上头派人来把田税收走, 那?剩下的就是家?里一年的收成。
年年这个时?候都差不多?, 今年却有?些例外。一是于庆隆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参与这件事, 二是受灾以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气?氛必然?是沉重的。
还有?他从前以为田税是挨家?挨户收,到了这才发现,挨家?挨户收是不可能的, 实际是挨家?挨户送。
官差在哪里办差, 税粮就得送到哪, 劳动他们, 想都别想。若是不交粮,那?就要换成现钱, 但大多?时?候还是交粮的多?。
于庆隆跟方戍到的时?候,已然?看到许多?村民?聚集在场中。他们有?的旁边立着麻袋,有?的手里攥着钱袋, 也有?的人似乎空着手。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排队等着。
来的官差一共有?八个。这些官差个个高大, 挎着刀, 远远看也是训练有?素。
于庆隆问方戍:“夫君,可有?你熟识的?”
方戍说:“没有?, 都很眼生。”
这时?里长微微矮下身来,听得旁边一个娃儿的话, 便朝方戍这边扭过头:“守城,你可来了。”
方戍跟于庆隆快几步过去。
里长有?七十来岁了,又瘦又小,但为人很公正。只是此刻双眼浑浊无?光, 看起来也比以往见时?憔悴了许多?。
方戍赶紧把老人家?扶住:“里长,您的眼睛……”
里长说:“嗨,年纪大了不中用,还好你在家?。牛大人,这就是我们村的秀才,他叫方戍。他对我们村的情况也熟,写字记数也快。”
为首的官差姓牛,生得孔武有?力?,脸方正,面透刚毅。他站的地方风都打不透似的,严严实实。他看了看方戍,自我介绍说:“牛权,负责今年溪河九村田税事宜。”
方戍抱拳道:“见过牛大人,小民?方戍,字守城。不知牛大人需要小民?做些什么。”
牛权说:“方公子,你将下溪村现有?户籍的人全?部记录下来,每家?每户多?少人,几个男丁,老弱妇孺和哥儿有?多?少,家?中今年的收成几何。其中稻米、粟米、小麦、黄豆等各是多?少,详细记好。”
方戍略带愕然?道:“全?部?”
牛权说:“没错,全?部。我们自己也有?记账先生,这样?做是为了后?面进行一次比对,力?求更准确。”
于庆隆一看方戍的表情就知道这活不少,便问道:“不知牛大人手里可有?参照?”
牛权说:“尚无?。不过这是咱们镇守大人派下来的任务,务必要如实完成。”
“那?小民?可否举一例请牛大人定夺?”
“你是?”
“这是内子,姓于。”方戍说,“内子聪慧,主意多?,牛大人若是不介意,可让他试一试。”
“好。你要举什么例子?”
于庆隆示意方戍将手边的纸跟笔给他,在上头画了个四四方方的表格。首行格子上分别写着人口性?别划分、家?中田亩数、谷类名称、单品种收成数量,收成总数量、收税结果、备注。
竖列则是户主姓名。
他指着表格道:“牛大人请看,这样?便不必再反复写出性?别和稻谷种类,只管记上数量,一行对一行,一眼便知哪家?是哪家?,速度更快,记账先生算数时?也只管看这几列便可。”
牛权:“……”
方戍:“……”
另一名差役也在旁边看了半天了,感叹道:“厉害啊,这样?既能省了笔墨,又能省了时?间。”
牛权也有?些吃惊。他原本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他虽是第一次来办这样?的差事,但往回也不是没见到别人是怎么记的。可叫这人这么一画出来,好像事情变得简单且好办了许多?。关键这一看就是一目了然?啊!
“方公子,你夫郎也识字?”牛权问方戍。
“常用的字都识得。”
“既如此,可否让他帮忙一起记一记?”
“这……隆哥儿?”
“我夫夫二人愿意效劳。”于庆隆说,“只是小民?原非下溪村的人,嫁过来不久,对这里的乡亲们尚不完全?熟悉。这前头户主的姓名跟家?中成员便由小民?的夫君来记,剩下填数的部分再由小民?来,不知牛大人以为这样?可否。”
“可。”牛权说,“有劳你们二人。”
秀才大多时候可不用出现在这,反正又不用交税,这事一般跟他们没什么关系,这纯属就是过来帮忙,一行官差便也客气许多。
于是方戍坐下来将村里的各个户主叫什么名,年纪多?大,家?中有?几人,分别叫什么名,什么性?别,多?大年纪都记录下来。年纪就记在名字的右下角,也是于庆隆教?的。若是遇到不确定的他就问问里长和周围的乡亲。
记完一张交给于庆隆,于庆隆便叫了上面有记录的这些人过来,报了收成数之后?依次记好。
两口子配合得天一无?缝,原本想着要干一整天的事,居然?一个时?辰多?点就全?部干完了。
而?且他们填,跟官差过来的记账先生也填,也用了于庆隆教?的方法来记,快得很。剩下的就是家?家?户户按照今年需要效的税额把田税交上来就行。
第120章
同类推荐:
AV拍摄指南、
隔离日记(年下1v1)、
玉蕊绽(H 继父继女)、
赌 (校园,1V1)、
困逃(np)、
大师兄只想逃、
病美人(古代H)、
【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