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耽美文
首页战国侠义 第191章 断章取义

第191章 断章取义

    想到这里,廉颇不由得激凌一下打个冷战,秦军的战态确实有诈。
    赵括年轻气盛,求功心切,读书虽多,缺乏实战经验,利令智昏,当局者迷。
    万一不识其诈,果真上当,这四十万大军、赵国的存亡,可就……
    应该提醒他们注意,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但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仅是自己不该谋,而且人家也不让“谋”嘛!
    一个已经靠边站的下台将军,却要向全国瞩目的英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轻则受人讥讽,重则要被责罚,何苦去管闲事?
    稳坐钓鱼台坐观成败,无功也无过,岂不是“其乐融融”吗?
    管闲事,落不是。
    还是三缄其口,不说为妙吧。
    然而,蔺相如在世,对这个“闲事”将持什么态度?
    当年,他立下盖世奇功后,本该趾高气扬。
    为什么却对自己的狂妄一忍再忍,不肯计较自己使他蒙受的羞辱和委屈?
    还不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他若在世,他若感觉秦人怀诈,一定还会不顾一切地揭露出来,而绝不会考虑个人得失。
    可惜他去了!
    但是,做为他的“刎颈之交”,自己就不能继续去尽他的职责吗?
    既是国家之臣,食国之禄,报国之恩。
    无论是否“在位”都应该为国家负责到底啊!
    廉颇终于下了决心,唤仆人点上灯笼,连夜写成奏章,第二天一早派人送到宫门。
    但门卫因为廉颇已是平民,无权向国王直接上书,不给传递。
    廉颇一声长叹,真不想管“闲事”了,怎奈事关重大,不能赌气,只得亲自驾车赶到王宫。
    还不错,门卫总算还给前大将军一个面子,向他持戈敬礼,客客气气地问他有何贵干?
    廉颇也很有自知之明,丝毫没敢摆“大将军”的架子。
    还朝上拱拱手,诚诚恳恳地请他们把自己的奏章传进去,还一再声明:
    “非常重要!”
    守门的哥两个,你瞅我,我望你,似乎都希望由对方来承担这个重任。
    最后,又一齐转脸朝着廉颇嘻嘻笑道:
    “大将军,您饶了我俩吧。”
    廉颇心急如火,实在按捺不住,声调一下提高了八度:
    “你们送还是不送?”
    两人立即执戈立正,就是不回答。
    幸好,因为听见门外喧哗,出来一位军官。
    当年曾在廉颇麾下,一见是老将军,拱身要行大礼。
    廉颇慌忙拦住了,又请老将军到值勤室坐坐,喝口热茶。
    也被廉颇婉言谢绝后,才问:
    “将军如何闲逛到宫前?”
    听廉颇讲完前因后果,便训斥门卫:
    “混帐东西,大将军让你们跑跑腿竟推三阻四,误了大事看不砍你的头才怪!”
    算是安慰廉颇,接着又替门卫解释:
    “大王昨天与郭开大夫几位一直喝到后半夜。
    传下话来,今天不上朝,现在还在休息,所以谁也不敢去惊驾。
    这个奏章,便交给末将吧,找个适当的时机递上去。
    请放心,绝对误不了事儿。”
    再急,也不应该吵喝醉酒的人休息呀!
    廉颇只得接受这个现实,但相信一定能送到赵王面前,也就心安了。
    老部下挺够意思,真把奏章递上去了。
    赵孝成王草草看了看,就顺手一扔,未置可否。
    但想一想,毕竟关系到四十万大军,还是把平原君传来。
    平原君搔首皱眉,觉得难以表态。
    论说当前形势是一片大好,前景非常乐观,不必畏首畏尾;
    但廉颇毕竟是块“老姜”,虽然胆小,经验还是丰富。
    他的分析未尝无理,也应该考虑;
    问题是赵括正在兴头上,向他通报廉颇的意见,万一耍起大少爷脾气,恐怕不易安抚。
    最后,君臣达成共识,还是召集大臣们讨论。
    此时的大臣们虽然可以各抒己见,其实又都没什么“主见”。
    只是揣摸着赵王和平原君的心意,发表一些模棱两可的意见。
    无非是赵将军大展雄威,秦军败局已定不可挽回;
    然困兽犹斗,秦人多诈,也不可不防云云……
    既顺上意又不担责,有了好处,大家均摊;
    出了漏子,已有言在先。
    到是郭开没有随波逐流、跟着众人说那些缺盐少味的无稽之谈。
    他态度非常明朗,捧着廉颇的奏章,悠扬顿挫地高声朗读:
    “……臣客暮归,途遇二狼,便拾一根树枝做防身武器。
    狼却也不敢硬扑,只是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
    天已黑,距城尚远,臣客甚惧。
    恰好遇到一个柴垛,就靠在上面以护后背。
    手执树枝专心对付前面之狼,等待天明。
    初时,二狼还蹲坐在人前不肯走,时间长了,见无机可乘,一狼怏怏而去;
    另一狼则藏首腋下,独卧于地,收尾而眠。
    客以为它无意伤害暗暗高兴,却不知另一条狼已洞穿柴垛,将袭其后矣!
    秦人即狼……”
    读到这一段,郭开把奏章一扔,哈哈狂笑:
    “廉老头领着丰厚的俸禄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居然想弃武从文!
    拿咱们当小孩,编些狼故事吓唬人来了!
    什么要防秦军袭后,无非是怕赵将军立下灭秦大功,他的脸上更不好看!
    所以才危言耸听,祸乱人心、嫉贤妒能以至于此,实在太险恶了!
    咱们应该彻底打倒他,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现在的郭开已是今非昔比,成了赵王面前的大红人。
    因“慕其才高”封为上大夫,还担任太子偃的少保,溜须奉承者纷纷攀援,居然成为朝中一大势力。
    小人得志,极其猖狂。
    不愿与他交往的也不愿得罪他;
    有几个正人君子又是势单力孤。
    斗不过他那群一阙而上的狐朋狗党,只得任他们断章取义。
    任他们肆意嘲骂廉颇的意见书,哄笑满朝,闹得乌烟瘴气。
    孝成王和平原君一贯保持少数服从多的“民主”作风。
    既然这么多的人都认为廉颇是别有用心,最好听的也是说他瞎操心,对他的意见当然也就无须考虑。
    不过二位还算厚道,也没责难廉颇。


同类推荐: 穿到六十年代做鳏夫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小寡妇二婚娇宠日常[七零]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暖暖的奇迹穿越(快穿 游戏系统 H)快穿之欲女系统乱臣(双洁1v1悬疑)